导航菜单

“苏超”明信片之盐城

当现代体育的苏超竞技瞬间与楹联书法、摄影艺术交汇,明信便在明信片上凝成永恒。盐城10月17日,苏超一套由新华报业传媒集团携手中国邮政等多家单位联合打造的明信“苏超”明信片将正式发行。本报记者专访了为盐城队创作楹联的盐城盐城市诗词协会主席王淼、书写楹联的苏超盐城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吴洪春,以及用镜头定格赛场经典瞬间的明信新华报业视觉中心摄影记者陈俨,听他们讲述“足球激情”与“地域文化”融合背后的盐城故事。


“苏超”明信片(盐城)效果图(正面)

面对“为何选择楹联为现代足球助威”的提问,王淼称这是明信一次大胆而自然的“联姻”。“楹联以对仗工整见长,盐城能够精准提炼‘苏超’球队的苏超地域特质,让足球竞技超越赛场对抗,明信升华为一方水土的盐城精神表达。”

谈及为盐城队量身撰写的楹联——“鹤啸九天,湿地争锋情似火;龙腾四海,江淮逐鹿气如虹”,王淼详细解读了其中的巧思。他介绍,这副联上联聚焦盐城,下联放眼江苏。“‘鹤’与‘湿地’是盐城最富代表性的生态名片,‘海’与‘鹿’则勾勒出这座城市独特的地理风貌。而‘争锋’‘逐鹿’二词,既直接体现了足球比赛的竞争与对抗,也象征着江苏‘十三太保’各城市球队拼搏向上、永不言败的体育精神。”

“‘鹤啸九天’寄寓了我对盐城队美好的祝愿;‘龙腾四海’则寓意所有‘苏超’球队勇往直前,也期待‘苏超’能为中国足球开拓更广阔的天地。”王淼说,最后的“情似火”与“气如虹”,正是对赛事点燃全民足球激情的生动写照。他希望通过这副作品,让球队和球迷在感受文字韵律之美、盐城地域之美的同时,更能汲取力量、升华情怀。

当这副饱含深意的楹联传递到盐城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吴洪春手中,他用笔墨为其注入了全新的艺术生命。谈及此次用书法呈现“苏超”明信片的创新实践,吴洪春难掩兴奋:“书法是流淌在汉字中的节奏与气韵,与体育竞技的力量感、节奏感天然契合。书写足球主题楹联,既保留了传统书法的笔墨趣味,又展现了现代体育的动感与激情。”他特别强调,明信片将书法、楹联、摄影三大艺术融为一体,让瞬间的体育精彩沉淀为可收藏、可品读的文化记忆,“这不仅是传播形式的创新,更是对体育文化内涵的深度发掘。”


“苏超”明信片(盐城)效果图(反面) 吴洪春 书 王淼 撰

如果说王淼用文字书写赛事魅力,吴洪春以笔墨延续艺术生命,那么摄影记者陈俨则用镜头定格了传统文化与现代体育碰撞的精彩瞬间。在8月3日盐城奥体中心,盐城队5:0战胜常州队的比赛中,陈俨在中场休息时拍下一幕:啦啦队成员身着独特的“气球妆造”,化身充满活力的“麋鹿战队”奔向中场。

回忆起当时的场景,陈俨记忆犹新:“当天的比赛氛围和温度一样高涨!盐城队主场氛围非常好,常州队虽然大比分落后,但场上队员和到场球迷也丝毫没有气馁,展现了良好的体育风尚。”他捕捉的瞬间,恰恰是赛场激情与创意文化的完美融合——现代感十足的啦啦队表演,其“麋鹿”形象设计深深植根于盐城的湿地文化,与王淼楹联中的地域元素遥相呼应。

得知自己创作的楹联由吴洪春挥毫书写,并与摄影图片同时印于“苏超”明信片,王淼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认为,这种创新形式打破了体育传播的单一维度,将短暂的“赛事符号”转化为可触摸、可传递的“文化载体”。“明信片让瞬间的激情拥有了笔墨留香的文化温度,使一场比赛的记忆实体化。它不再只是通信工具,更是承载共同情感与时代印记的‘微型藏品’。这是文化赋能赛事、传媒升级体验的有益探索。”

“从笔走龙蛇的楹联书法,到快门按下的决定性瞬间,再到即将飞入千家万户的主题明信片,‘苏超’赛场内外的这场文化盛宴,正是江苏深厚文脉与现代体育精神交相辉映的生动写照。”陈俨如是说。

江南时报记者 杨爽



最新评论:

头像
辞旧人
一位关注社会观察的创作者,擅长倡导自由而有态度的生活方式,文字温暖治愈。
5分钟前
头像
Amo爱思念你
从成长记录出发,以内容影响更多人,是一位洞察社会的内容输出者。
1分钟前
头像
笔记观察
从社会观察出发,用细节打动人心,是一位洞察社会的内容输出者。
7分钟前
头像
所见备忘
从家居美学出发,打造高质量内容空间,是一位倡导自我的内容输出者。
7分钟前
头像
大陆凯子别装港B
一位关注家居美学的创作者,擅长连接现实与思考,文字真挚动人。
3分钟前
二维码